您當前所在位置:四川自考網   /   自考真題   /   

四川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2-11-18 11:53                       關注次數:                      

四川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更多自考真題及答案,可以關注“四川自考真題”欄目,也可以聯系在線老師免費獲取全套真題及復習方法!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在中國古代有著豐富的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思想。比如孔子認為:“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主要體現的是孔子關于心理發展的()

 

A.先天與后天的關系

 

B.年齡階段

 

C.個體差異

 

D.道德水平

 

2.測驗法是指通過標準化測驗來研究學生心理或行為差異的方法。根據測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

 

A.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

 

B.靜態測驗和動態測驗

 

C.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

 

D.紙筆測驗和計算機化測驗

 

3.華生發表或出版了很多心理學論文和著作,其中標志行為主義心理學正式誕生的是()

 

A.《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

 

B.《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言》

 

C.《行為主義心理學》

 

D.《行為主義的幼稚教育》

 

4.皮亞杰認為,心理發展的本質就是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其中,把環境因素納入有機體己有的圖式或結構之中,以加強和豐富主體的動作,這種適應方式稱為()

 

A.成熟

 

B.順應

 

C.平衡

 

D.同化

 

5.被稱為“遺傳學之父”的是()

 

A.高爾頓

 

B.盂德爾

 

C.詹森

 

D.格塞爾

 

6.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被稱為心理發展的()

 

A.適應期

 

B.教育期

 

C.關鍵期

 

D.成熟期

 

7.在以下對象中,幼兒對其記憶效果最佳的是()

 

A.熟悉物體

 

B.熟悉物體名稱

 

C.不熟悉物體

 

D.不熟悉物體名稱

 

8.安斯沃斯和她的同事們提出,嬰兒的依戀表現出多種模式,其中在母親離開時會輕微地抗議,一旦母親回來就尋求接近并易被母親安撫,這種模式屬于()

 

A.回避型依戀

 

B.矛盾型依戀

 

C.混亂型依戀

 

D.安全型依戀

 

9.學習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以下屬于直接興趣的是()

 

A.學生喜歡閱讀

 

B.學生為了考試獲得高分

 

C.學生希望得到家長的夸獎

 

D.學生希望得到同學的贊賞

 

10.注意穩定性的發展速度最快是在()

 

A.幼兒階段

 

B.小學階段

 

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11.初中生的主要記憶手段是()

 

A.機械識記

 

B.無意識記

 

C.隨意識記

 

D.意義識記

 

12.初中生道德發展的關鍵期或轉折期是在()

 

A.初中一年級

 

B.初中二年級

 

C.初中三年級

 

D.整個初中階段

 

13.高中生的活動范圍擴大,活動能力增強,但其主導活動仍然是()

 

A.游戲

 

B.工作

 

C.學習

 

D.社會實踐

 

14.以下關于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特直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高中階段處于創造性思維最佳發展區的后端

 

B.高中生創造性思維中現實性的特點突出

 

C.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主動性和有意性增強

 

D.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品質迅速發展

 

15.高中生的同伴關系發展表現出新的特點,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對友誼的渴望強烈,喜歡與異性同伴交朋友

 

B.高中生的友誼觀逐漸成熟

 

C.高中生選擇朋友時,更看重朋友的外在因素,如朋友的家庭條件、長相等

 

D.高中男女學生交友的標準是相同的

 

16.在奧爾波特關于人格特質的理論中,代表個體最獨特性格的特質是()

 

A.一般特質

 

B.次要特質

 

C.中心特質

 

D.首要特質

 

17.以下不屬于智力落后的稱謂的是()

 

A.智力低常

 

B.智力超常

 

C.智力缺陷

 

D.智力障礙

 

18.加涅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將學習劃分為五大類。其中對內的、控制與調節自己的認知活動的特殊認知技能,指的是()

 

A.智慧技能

 

B.動作技能

 

C.認知策略

 

D.言語信息

 

19.奧蘇泊爾在其學習理論中,強調的是()

 

A.發現學習與發現教學法

 

B.接受學習與發現教學法

 

C.發現學習與講授教學法

 

D.接受學習與講授教學法

 

20.影響學習的條件很多,下列屬于影響學習的內部條件的是()

 

A.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

 

B.教材和教師提供的信息

 

C.教師的教學技巧

 

D.家長的監督管理

 

21.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陳述性知識的學習是分階段進行的,其中新建構的意義貯存于長時記憶中,如果沒有復習或新的學習,這些意義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出現遍忘。該階段屬于()

 

A.習得階段

 

B.鞏固與轉化階段

 

C.提取階段

 

D.應用階段

 

22.元認知水平高的學生,在認知策略的學習和應用中一般會表現出的特征是()

 

A.對自己的學習能力、任務的復雜程度等缺乏必要的認識

 

B.沒有主動使用策略的意識

 

C.能夠有效地覺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學習

 

D.不會主動地進行策略學習,老師怎么教就怎么學

 

23.主體的思路不受限制,沿多個角度尋找問題答案的思維方法,指的是()

 

A.類比思維法

 

B.廣開思路法

 

C.靈感思維法

 

D.逆向思維法

 

24.將遷移分為特殊遷移和非特殊遷移,其劃分標準是()

 

A.學習遷移的順序

 

B.學習遷移的效果

 

C.學習遷移的內容

 

D.學習遷移的水平

 

25.品德的外部標志是()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26.造成品德不良主要有主、客觀兩方面原因。以下屬于客觀原因的是()

 

A.父母對子女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又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B.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信念

 

C.受不良行為習慣的支持

 

D.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27.以下關于學習動機與學習之間關系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學習動機可以加強注意

 

B.學習動機可以提高學習過程中的知覺閩限,從而動員個體立即對學習做好準備,提高識記效果和反應速度

 

C.適中的學習動機的再現效果最好

 

D.學習動機可以提高學習的堅持性,從而增進學習效果

 

28.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29.李皮特和懷特根據研究概括了四種領導(教師)特征,其中效果最好的是()

 

A.強硬專斷型

 

B.仁慈專斷型

 

C.民主型

 

D.放任自流型

 

30.以下關于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發展趨勢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由自控到他控

 

B.從不自覺經自覺達到自動化

 

C.敏感性運漸減弱

 

D.遷移性逐漸降低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在研究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問題時,堅持倫理性原則主要表現在()

 

A.研究必須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任何不利于或可能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的研究,即使其研究結果很有意義,也不能開展

 

B.研究者在事先或事后有讓學生知情的義務,即向學生解釋實驗的目的

 

C.研究者不能強迫學生完成實驗或參與研究的全過程,即學生有權在研究過程中終止參與研究

 

D.對研究所獲得的資料,研究人員應該做好保密工作

 

E.無論本人同意還是不同意,發表研究資料一定要采用假名的形式

 

32.嬰幼兒身體發展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并遵循一定的原則,包括()

 

A.從上而下原則

 

B.從下而上原則

 

C.由近及遠原則

 

D.由大到小原則

 

E.由小到大原則

 

33.小學生入學以后,在學校教育的影響下,想象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表現出新的特點,包括()

 

A.有意性迅速增長

 

B.內容逐漸符合客觀實際

 

C.幻想的成分增多

 

D.存在一定的直觀性和具體性

 

E.創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34.初中生的生理發展對其心理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A.促進了“成人感”的產生

 

B.促進了“我”的形象的改變

 

C.運動需要顯著增強

 

D.心理和行為上出現了一些不協調現象

 

E.性意識的覺醒與發展

 

35.以下對柯爾伯格的品德發展階段理論的評價,正確的是()

 

A.比皮亞杰的品德發展理論更詳細更完善,特別是揭示了青年期的品德發展水平

 

B.對品德發展的探討,不局限于符合社會規范、法律準則的道德行為,還從道德認識的實質出發,提出了后世俗水平,有利于全面完整地探討個體的道德觀念

 

C.強調道德思維推理能力的決定作用,這對品德教育有重要意義

 

D.對個體社會化進程中不同文化對其品德發展上的作用大小問題,沒有做出較為清楚的、明確的闡述

 

E.對兒童的品德教育只強調道德判斷能力的訓練,忽視道德行為的培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最近發展區

 

37.依戀

 

38.代際差異

 

39.創造思維

 

40.教師的教育機智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初中生與父母的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42.什么是超常兒童?在教育超常兒童的過程中,主要應注意哪些問題?

 

43.什么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有哪些特性?

 

44.學習動機的變化規律主要有哪些?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45.(本題15分)皮亞杰認為,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四個,請予以論述。

 

46.(本題10分)根據布魯納的觀點,論述發現法的作用。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B     2.C     3.A     4.D     5.B

 

6.C     7.A     8.D     9.A     10.B

 

11.D    12.B    13.C    14.A    15.B

 

16.D    17.B    18.C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D

 

26.A    27.B    28.A    29.C    30.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BCDE  32.ACD   33.ABDE    34.ABCDE    35.ABCDE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

 

維果茨基認為,在進行教學時,必須注意到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1分),另一種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1分)。維果茨基把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稱為“最近發展區”(1分)。

 

37.

 

指嬰幼兒對某個人或某些人(1分)特別親近(1分)而不愿意離開的一種情感(1分)。

 

38.

 

指兩代人(1分)在思想、行為等方面(1分)的差異(1分)

 

39.

 

是指思維活動的產品(1分)具有新穎性(1分)和社會價值(1分)。

 

40.

 

是指教師對學生活動的敏感性(1分)以及能根據新的、意外的情況快速地做出,反應、果斷地采取恰當教育教學措施的一種獨特的心理品質(2分)。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

 

隨著初中生進入青春期,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巨變,導致了他們與父母關系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1分)。具體表現在:

 

(1)情感上開始脫離父母(1分);

 

(2)行為的獨立性增加(1分);

 

(3)思想觀點上與父母產生分歧(1分);

 

(4)父母的地位在初中生心目中開始下降(1分)。

 

42.

 

超常兒童通常主要指智能明顯超過同年齡者一般發展水平的兒童,也指很早就表現出音樂、書法、繪畫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兒童(1分)。在教育超常兒童的過程中,主要應注意的問題有:

 

(1)要公平,不要搞平均主義(1分);

 

(2)要適當,不要操之過急(1分);

 

(3)要實事求是,不要求全責備(1分);

 

(4)既要全面發展,也要發揮特長(1分)。

 

43.

 

發散思維又叫求異思維、輻射思維、開放思維等,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從多方面探索答案的思維形式(2分):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1分)、變通性(1分)和獨特性(1分)。

 

44.

 

(1)外部學習動機與內部學習動機相互交替、轉化(1分);

 

(2)近景性學習動機與遠景性學習動機相結合(1分);

 

(3)成就動機中的三種內驅力的組成比率隨年齡而變化(1分);

 

(4)主導性學習動機與輔助性學習動機協調作用(1分);

 

(5)學習動機可以遷移(1分)。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45.

 

(1)成熟,指神經系統的成熟(1分)。皮亞杰認為,成熟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1分),即成為某些心理模式出現的必要條件,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發展的充分條件(1分)。機體的成熟是一個必要因素,在兒童發展次序不變的各個階段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1分);

 

(2)練習和習得經驗(1)分)。該經驗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物理經驗(1分),指個體作用于物體,抽象出物體的特征(1分)。第二類是邏輯一數理的經驗(1分),指個體作用于物體,目的在于理解動作間相互協調的結果(1分)。在第二類經驗中的知識來源于動作,而不是來源于物體。這是心理發展中的一個必要的因素(1分);

 

(3)社會經驗(1分)。包括社會生活、文化教育、語言等(1分),這種因素指的是社會相互作用和社會傳遞過程,也是心理發展的必要因素(1分);

 

(4)平衡(1分)。指不斷成熟的內部組織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心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1分)。

 

46.

 

(1)發現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潛力(1分)。發現本身包含著已知知識的內部改組,這種改組使那些已有知識同學習者面臨的新知識更好地聯系起來,或者說使正在進行的工作同他早已熟悉的模式配合起來,并重新加以構造(1分);

 

(2)發現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1分)。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過于對學習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有新發現的自信感(1分)。發現法利用學科內部概念造成新奇和誘惑,從而引起兒童探求知識的欲望,引起兒童對學習本身的興趣,這是學習成功的關鍵(1分);

 

(3)發現法有利于學會發現的探索方法(1分)。布魯納認為,只有練習解決問題和努力發現,才能學會發現的探索方法。一個人越有這方面的經驗,就越能把學習所得歸納成一種方式,而這種方式對他可能遇到的任何工作都有益處(1分);

 

(4)發現法有利于記憶(1分)布魯納認為,人類記憶的首要問題不是存儲而是檢索,檢索的關鍵在于組織,也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尋找信息和怎樣去獲得信息(1分),發現過程就是組織過程,就是把素材重建起來的過程(1分)。


預報名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精品jk在线视频网站,一级片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日韩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