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自考行政管理專業考試方法由四川自考網老師分析,敬請關注。
自考行政管理專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說實話,很多報考這個專業的同志,都是想通過一段時間的自學,獲得一個大學文憑,文憑的功利性動機很強,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只以此為動力,那么在自學中很容易陷入聽八卦甚至八卦的泥潭,試圖走捷徑,賭題。
一時之間,會導致自己的學習失去秩序,無序,碎片化,無條理。
二、會損害自身健康的自學心理。尤其是做了這樣的事,幾次考砸了,他們會感到不安,懷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更希望機會主義,甚至抱怨別人。
第三,這種做法本身就偏離了目前自學考試方式的內在要求,所以失敗率較高。
眾所周知,現有的自學考試都采用題庫的方式,分為國家題庫和省級題庫兩種。無論哪個級別的題庫,課程內容的覆蓋面都很高。它客觀上要求考生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突出課程的重點,讓自己學好,考好。這也是使用題庫方法的目的之一。綜上所述,以文憑為動力,然后采取不恰當的自學方式是不夠的,從根本上動搖了學好、考好的可能性。因此,我認為自考行政管理專業的考生除了考慮文憑之外,還應該真正扎實地學習一些東西,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兩者并不矛盾,而是統一的。如果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則前者必須實現;反之,如果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兩者都有可能失敗。其次,對自考生來說,樹立堅定的自學行政管理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然也有一些考生每門課都過一次。但是大部分考生都會有幾次考試不及格。面對失敗,有的考生會氣餒沮喪,進而形成一套對考試又怕又煩又厭又不得不應付的心態。在這種固定的心理控制下去考場,必然會影響記憶、思維和臨場行動,使考試的失敗率更高。長此以往,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最終走向失敗。其實行政與管理專業只有13門課,難度一般不會太大。只要自學指導思想正確,自學方法得當,每個考生都應該樂觀自信,一定會達到自己的目標。
行政管理專業專修科共十三門課程(1、哲學2、政治經濟學3、大學語文4、普通邏輯5、自然科學基礎6、政治學原理7、法律概論8、行政管理9、國民經濟管理10、行政法11、管理心理學12、市政管理11)以上1-5為基礎課,6-13為專業課。專業課的6-8是專業基礎課。我建議考生原則上按照1-13的順序循序漸進安排自考課程,不要隨便盲目超越,以免增加自考難度。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一切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它的精神實質和基本原則貫穿于行政管理專業的其他11門社會科學課程。在這11門課程中,要反復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方法,甚至大量的具體內容。
例如,分析許多范疇的基本原則,如國家、階級、政黨、領袖、國家制度、政治制度等。來源于行政管理的特點、功能、制度等,也來源于歷史唯物主義。再比如,行政管理學中行政管理的特征、功能和體系的基本原理來自歷史唯物主義。再比如,管理心理學運用了大量的辯證方法來分析和研究人際心理。雖然有很多實證方法的補充。而用經驗方法得出的結果,只反映了社會心理學的辯證情況。因為主觀辯證思維只是客觀事物矛盾運動的反映。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是我國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其精神實質和主要原則也貫穿于許多社會科學課程之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內容在政治原理、國民經濟管理和市政管理課程中被多次復制或使用。
大學語文和普通邏輯是學習社會科學的工具性基礎課。閱讀、解題、思考、寫作都必須遵循一定的思維規律,普通邏輯(形式邏輯)就是這一規律的理論總結和體現。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自覺地遵守了一定的思維規則,但首先,邏輯錯誤仍然比比皆是,給學習帶來了很多困難和麻煩,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第二,我們往往無法深刻理解自己的感受;而我們所理解的,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這就是形式邏輯的力量——它可以引導我們有意識地遵循思維的客觀規律,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此外,閱讀、解決問題、思考和寫作必須具備一定的寫作理解和操作能力。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使用了大量的語言,但首先,我們往往不能自由地使用語言來完成學習和工作中的任務。第二,自考大學課程,尤其是社會科學課程,無疑對單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語文課程旨在使考生具備相應的能力。通過對考生嚴格規范的培訓,使其逐步形成能夠滿足自學要求的語言文字能力。自然科學基礎成為社會科學的基礎課程之一是由兩個因素導致的:
1.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導因素,其作用和影響遍及整個社會。在現代社會,沒有一定的科技知識,干部是絕對不可能很好地履行職責的。消除“科學盲目性”,必須從干部隊伍入手。
二、當代社會科學特別是管理科學的發展
主要趨勢之一,就是文理科交相滲透,大量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滲透進了社會科學諸學科之中。如:政治學原理要進行政治系統分析。行政管理學、國民經濟管理、管理心理學、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等課程均引進了系統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以及一定的數學、統計方法。在八門專業課中,政治學原理、法學概論和行政管理學構成專業基礎課。行政管理乃政府對國家及社會事務進行的管理。其活動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屬于國家政治活動的范疇。作為對此進行研究的行政管理學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在實際上,都屬于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因此,行政管理學理所當然地以政治學原理作為它的理論前提與基礎。同時,行政管理學也是其它專業課的基礎。如:國民經濟管理主要講的是政府如何管理國民經濟,包括原則、制度、方法等等,這在實質上屬于經濟行動的范疇,是行政管理學基本理論的運用與展開。再如:市政學講的是城市行政管理問題。這在根本上屬于地區行政的范疇,當然也是行政管理學基本理論的又一運用與展開。現代國家、社會的標志之一,就是法制化。法制化程度的高低是國家、社會現代化程度高低的量標之一。國家的一切政治、經濟活動,均應法制化;依法行政是現代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之一。由此,研究"法"的法學概論課程也構成了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綜上所述,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十三門課程并不是人為任意設置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考生應當把握好學習各門課程的順序和銜接。否則,基礎的知識未掌握先進入專業課的學習,必然會因基礎知識不足產生理解、記憶、思考上的許多困難。我建議:應當首先學習基礎課(5門),然后學習專業基礎課(3門),最后學習專業課(5門)。在5門專業課的學習上,可以任意確定先后順序。如此循序漸進,必能事半功倍。
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十三門課程按特點分類,亦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演繹性較強、抽象程度較高的課程。所謂演繹性較強,即全課程采用范圍演繹的方式展開其體系,內在的邏輯關聯性強。概念、定理可一個個順著推導出來。所謂抽象程度高,即課程所講授內容與客觀實際不存在較直觀的反映、對應性。而是一種對客觀實際的普遍一般的概括。如哲學、政治經濟學、普通邏輯、自然科學基礎、政治學原理、法學概論、管理心理學即屬于這一類。第二類是實證性較強,離散程度較高的課程。所謂實證性強,即全課程的內容大多為客觀實際的直接描述,與客觀實際存在著較直觀的反映、對應關系。全課程的不少原理建立于客觀實際的直接證明的基礎之上,而不依賴于客觀實際的普遍一般性證明。
所謂離散程度較高,即全課程范疇體系的內在關聯性不太強,各章甚至可以相對地獨立,乃至給人們一種表象上的"拼湊感".余下的六門課程即屬于此類。學習這兩類課程,在方法上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學習第一類課程的關鍵是要掌握好初始章節、初始范疇,即全課程的開頭。這是全課程的邏輯起點,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據此類課程特點,下面就能較順利地沿邏輯而展開,同時也便于記憶。
按此方法學習此類課程,許多內容可以從邏輯上推出來,一般是不需死記硬背的。如:學習政治經濟學,關鍵的關鍵在于要掌握勞動價值論,特別是勞動二重性學說。馬克思自己也說過,勞動二重性學說是理解他的全部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樞紐。以后的剩余價值理論、社會再生產理論、生產價格理論等,都是從勞動價值論中演繹發展而來的。再如:學習哲學,必須首先掌握好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精神關系、運動、時空等初始范疇和內容,后面的內容,均從此推導展開。學習第二類課程的關鍵是要在思維上密切地聯系理論與實際。這也是由此類課程的特點決定的。在學習此類課程時,應不斷地反復地將理論與實際相對照,應當多想多問:實際如何?理論是如何概括描述的?這樣概括、描述準確嗎?如此,在理論與實際的反復相互映射中,即能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如學習行政管理學,國民經濟管理等課程,均可如此把握之。必須指出,上述分類只是相對的,并不是說在第一類課程中就完全沒有實證性、離散性的因素。不論學習哪一類課程,都應將通讀教材與重點把握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將全面系統的自學與突出重點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通讀教材的目的有三:
一,從整體角度把握全課程,了解全課程到底有哪些內容,是怎樣逐步展開的,篇章結構及章節銜接狀況。對一門課程有一個總體的印象與認識至關重要,它會幫助你認識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系性,而聯系是記憶的前提和重要方法之一。
二,發現并消滅疑難問題。全面系統學習,發現并消滅疑難問題,也就消滅了學習和理解上前后銜接的困難,在實質上也就掌握了全課程內容。
三,發現并把握重點。重點是客觀的,人為確定的重點也是以客觀重點為依據的,基本上不會有人硬將枝節問題列為重點問題,確定重點的標準一般有三:基本原理、每章節的主要內容即緊扣章節中心的內容、疑難問題。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有助于深化理解全課程,而理解也是記憶的前提與重要方法之一。
自學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十三門課程,原則上應當立足于指定教材和考試大綱。有的教材還配有自學指導書,可作參考。將大綱和教材"吃透",就意味著已經取得了成功。切忌離開大綱與教材去到處搜尋什么"復習資料"、"參考資料"一類的東西。當然,如已將大綱全面掌握了,也可以讀些有關的參考書籍和資料,以開拓視野,活躍思維。但對于初學者來說,教材和大綱是基礎,所有的學習都應當圍繞于此,服務于此。
綜上所述,自學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廣大考生,只要樹立起正確的自學指導思想和堅定的信心,根據各課程的有序性和內在聯系性循序漸進地進行自學,針對各課程的不同特點在自學中采取相應不同的方法。在理解和聯系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并立足于指定教材和大綱,以這些為基礎,再輔之以一定的社會助學,就一定能夠取得完滿的自學成果。